金属党和绣花针,这或许是世界上最风马牛不相及的一对事物,它们简直就是工业-农业、城市-乡土、现代-传统乃至粗犷-细腻这些反义词最直观的象征物。然而有着“中国重型音乐旗舰”之称的夜叉乐队,却以一次公益行动击破了所有这些对立面。
一千三百年来,云南彝族的妈妈们都以刺绣为生,如今机器正在掠夺人工刺绣的生存空间,妈妈们面临着贫穷的困境。8月26至28日,夜叉乐队深入云南楚雄州永仁县山区,与彝族妈妈们一同完成了慈善公益宣传片《妈妈的逆袭》的拍摄。生活条件的艰苦和拍摄日程的紧张,并没有让这几位铁打的金属汉子有丝毫畏惧,彝族妈妈们饱经风霜却满溢着淳朴笑容的脸庞,更给了他们快乐和动力。虽然三天一共睡了不到十个小时,他们依旧顺利完成了拍摄,并留下了珍贵而美好的记忆。
三天的时光已足以让夜叉融入当地生活,拍摄之余,贝斯手韩天与彝族民间艺人交流演奏起少数民族乐器,吉他手黄涛则拿起绣花针,宣传片制作,向彝族妈妈讨教了手工刺绣的技艺;更多时候,彝族妈妈们和大家一起促膝长谈,载歌载舞,更从小伙子们那儿学到了她们觉得陌生而有趣的金属手势。
“如果她们的手工艺消失的话,这一部分的文化也将随之消亡。”主唱胡松道出了参与此次活动的另一重原因,宣传片拍摄。虽然金属乐和彝族刺绣分属不同的文化疆域,但在夜叉看来,音乐作品的打磨和刺绣工艺的匠心又不无共通之处,坚持独立精神、不向唱片工业流水线屈服的音乐人,本身就是现代城市中的手艺人,他们的存在和发声,与濒临消亡的彝族刺绣一样珍贵。
《妈妈的逆袭》隶属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的旨在保护传统手工艺的公益项目,夜叉的参与使公益活动跳出了以往用赚人热泪博取同情的宣传手法,并使彝族刺绣拥有了更具活力的时代感。除了宣传片拍摄,这次夜叉还和彝族妈妈们一起推出了一系列的刺绣服饰,并为新专辑《暗流》的同名单曲拍摄了特别版MV。我们可以通过购买这些刺绣服饰来支持妈妈们,广告片制作,让她们获得更有尊严的收入,视频制作,并留住传统手工艺,影视制作。
历经岁月沉淀,夜叉乐队逐渐从外化的激进反叛转向了内在的沉潜思索,那股磅礴涌动于心中的暗流,不仅可以通过音乐,更可以通过身体力行的公益活动来改变这个世界。而在新专辑《暗流》即将发行之际,夜叉也用行动告诉我们,他们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跨界合作,金属乐对于夜叉,将不仅仅只是一种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