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摄像技巧五因素

时间:2014-11-18 08:48:04 来源:北京中视英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作者: 点击: 0

如何提高自己的技术,如何把最好的一面留下,这也许就是人们购买相机、摄像机的初衷。所以,初入摄影店堂的爱好者们,一定想快速提高自己的水平,在空闲时,点击或翻阅相册,才有最美、最愉快的人生快感。

人们都说: 摄影技术的提升是经验的积累,借鉴前人的知识和技巧能够快速提高我们的照片拍摄水平。是的,这些年,随着照相硬件的发展,单反机已进入了普通的民居,而且使用越来越普及,这也是随着摄像机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如光圈自动、聚集自动、白平衡自动、黑平衡自动等,对于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的大多数人来说,摄像时只要把摄像机的状态均设置在自动状态,一般情况下也是可以拍出较好画面的。

但要想拍出专业水准的电视画面,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为了记下俺这些年头所使用过的摄影与摄相经验,以《摄影技巧五因素,经典技巧最实用》为题记之,作以后茶余饭后谈资。 

 一、摄影技巧五因素 如何提高电视画面的拍摄水准,从白平衡调整、光圈调整、快门时间的设定及垂直扫描频率的调整等五个方面予以介绍,供有缘人参阅。 1、白平衡调整 众所周知,准确的白平衡是电视画面色彩还原逼真的保证。现在无论是家用摄像机还是专业摄像机基本上都有自动白平衡和手控白平衡。使用自动白平衡的条件是:顺光,单色光线及有足够的照明亮度。使用自动白平衡方式不能拍出具有某一种色调气氛的画面,如喜庆时使画面产生偏红的基调,拍不出晚霞、朝霞的红色气氛。 可以从三种场合加以说明 一是舞台光线下的白平衡调整。舞台灯光千变万化、五颜六色。用自动白平衡拍摄时,会出现人物 偏色且色彩不饱和的现象。此种状态下必须使用手控白平衡。调整方法是:在节目演出前舞台彩用单一 色温的光线照明时(一般都是色温为3200k的碘钨灯),手控调整白平衡。有的摄像机除了手控白平衡、 自动白平衡方式外还有“室内”和“室外”两档方式,把色温状态设置在“室内”档即可。 

 二是霞光下的白平衡调整。无论是朝霞还是晚霞,色温都非常低,在人脑海中的印象是红色的霞光 。然而用自动白平衡方式拍出的画面都没有一点红色气氛。此时也需要采用手控调整白平衡。方法是: 把白平衡测试卡放置在阴影处,再对着它手控调整白平衡,然后再拍摄霞光。有的摄像机色温方式有“ 室外”档,也可把水平衡设置在“室外”档再拍摄。 

三是拍摄电视屏幕时的白平衡调整。用电视屏幕的白色画面代替白平衡测试卡。使屏幕呈现较长时 间白色画面(靠电视台播放是不太现实的),需要自己设计才行。有两种方法,

1)用字幕机的白底色较 正,在有电视字幕机的条件下,选择字幕机中的纯白画面,把其视频信号送到即将拍摄画面的电视机中 ,使电视机的画面呈白色,然后对其白画面手控白平衡高速即可。

2)用自己拍摄的白色画面校正。方法 如下:在单一色温光源下,在自动白平衡方式下,摄像机对着纯白物体(如白平衡测试卡或白纸)录制 几分钟画面,自制一盒白平衡测试校正带,然后用此带在电视机上放像,再用摄像机对着电视屏幕手控 调整白平衡即可。 手控白平衡调整的基本特点是:若对着偏冷色调的对象手控调整白平衡,则在同样光线下拍出的画 面呈暖色调;若对着偏暖色调;若对着偏暖色调的对象手控调整白平衡,则在同样光线下拍出的画 面呈 冷色调。

具体例子是:为了给喜庆场面增加气氛,想让画面呈现暖色调(如偏红),可在相同光线条件 下,使摄像机对着蓝纸手控调整白平衡,然后再拍摄。 2、光圈调整 摄像机的自动光圈也是有条件的:顺光、被拍摄对象大面积受光,而且是整个画面的平均曝光。满足 这些条件下的拍摄可以拍出曝光较为正确的画面。然而逆光或拍摄对象只有小面积受光而又想把小面积 部位(如脸部)拍清晰时,必须采用手控光圈方式才能拍出曝光准确的画面。 一是逆光拍摄下光圈的调整。有时为了拍出晶莹透明对象的质感(如服装、花朵)或脉络(如树叶 ),必须采用逆光或侧逆光照明方式,这时若采用自动光圈方式。操作方法是:首先用自动光圈镜头对 着拍摄对象,看一下光圈值(假设为F8)然后把光圈方式设为手控,眼睛年头寻像器的同时逐渐加大光 圈(一般需增加一到两级光圈,如从F8增加到F5.6或F4),直到拍摄对象亮度合适为止,对于专业摄像 机来说直到刚刚出现斑马纹为止。有的家用或专业摄像机高能 “逆光”方式,在拍摄逆光的对象时也可 把光圈曝光方式高为“逆光”而不需人为加大光圈。 

 二是拍摄主体亮度与环境亮度对比过分悬殊条件下的光圈调整。1)拍摄主体亮度高的情况:在拍摄 舞台节目时,为了突出主持人或报幕人,他们通常由聚光灯强光照明。一般情况摄像机离拍摄主体均较 远,只能拍摄摄人的中景或全景。此时由于拍摄主体(主持人或报幕人)的亮度与周围环境的亮度过分 悬殊,若采用自动光圈拍摄,则必然出现主体(如主持人的脸部)曝光过度而呈现雪白一片而无任何层 次。这时必须采用手控光圈,缩小光圈值。调整时,要一边观看取景器,一边调整,直到出现层次较丰 富画面为止。

2)拍摄主体亮度低的情况:当人处在背景较亮的环境下(如背景为白色的墙壁、白雪、天 空等),由于人脸部的反光与背景的反光过分悬殊,此种情况下采用自动光圈拍摄中景或全景,必然造 成面部曝光不足的后果。具体手控调整方法如同上面逆光条件下的调整方法,不再赘述。 

 3、聚焦调整 一是手控聚焦镜头焦距的调整。目前绝大多数的专业摄像机都配置有变焦比较大的手控聚焦镜头, 而绝大多数的家用摄像机都配置有变焦比较大的自动聚焦镜头。无论是手控聚焦镜头还是自动聚焦镜头 都有其拍摄技巧。如手控聚 焦摄像机,在机位不变、靠变焦来拍使拍摄主体呈现较大画面时,常会出现 主体画面呈现最大而模糊的现象,原因很简单,就是聚焦不实。为克服镜头推上去后主体 聚焦不安的缺 点,应采用在录制前先把镜头推上去、聚焦,再把镜头拉出,拍摄时再推上去的方法;或者事先估计物 距(拍摄对象离镜头的实际距离),拍摄时采用 边变焦边聚焦的方法(这一点要求较高,对摄像老手较 为高效)。 二是自动聚焦镜头焦距的调整。自动聚焦镜头的自动聚焦是有条件的:拍摄对象在镜头轴线上、面 积较大且无大面积前景和背景。若违背这个条件,则必会出现对焦不实的情况。想拍清晰前景或背景较 大而主体较小的对象,如拍 摄对象为一朵荷花且前面有几个面积较大的荷叶,若采用自动聚焦方式,则 焦点是荷花前的荷叶,荷花不清晰,此时需要采用手控聚焦(自动聚焦方式的镜头同时也 有手控聚焦方 式)。在自动聚焦方式下拍摄时还需注意变焦速度(从广角推到特写)不能太快,否则会出现聚焦跟不 上变焦的情况,结果是推上镜头拍摄对象变为特 写时,画面先是不清晰,稍等片刻画面才能聚焦清晰。

www.tvsalon.net    中视英跃 | 广告片制作 | 宣传片拍摄 | 影视制作 | 视频制作 期待与您成为朋友!

视频点
视频点